澳門青年律師程嘉雯:爭當大灣區發展的「排頭兵」
2 年前
2134

【即時新聞】暑假期間,澳門青年律師程嘉雯的行程排得滿滿的,從山東到廣東再到江西,她帶領澳門工會聯合總會青年委員會成員考察內地,感受內地發展的日新月異。

程嘉雯是首批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的澳門律師之一。目前,她供職於廣州金橋司徒鄺(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每個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內地工作生活。

首批「領證」的澳門律師

「我做律師已經有8年多了,去年還拿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2021年,程嘉雯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2022年集中培訓後成為澳門首批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的律師之一。

談及「領證」後的感受,程嘉雯表示,業務量增多了。據她介紹,過去澳門律師無法在內地執業,處理案件時,需要與內地聯營律所的內地律師合作共同服務客戶。能夠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後,在澳門,找上門的客戶越來越多。

程嘉雯說:「很多澳門客戶得知我是大灣區律師之後,就直接向我諮詢關於內地的法律事務。」她表示,從她接手的案件來看,涉及澳門居民在內地的婚姻、房產的糾紛比較多,而熟悉澳門法律,又瞭解內地法律的澳門律師成了「香餑餑」。

這幾年,程嘉雯接手了不少案件,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宗澳門居民在內地房產糾紛案。案件雙方一方是澳門居民,另一方是內地居民,案件在珠海橫琴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程嘉雯稱,這宗案件,她不僅運用了澳門的庭審技巧,還結合了內地仲裁案件處理過程中的技巧,順利地幫當事人化干戈為玉帛。

案件增多的同時,粵澳交流的平台也在增多。上個月,粵澳涉外糾紛調解中心在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程嘉雯參與了揭牌儀式。她認為,該中心為澳門律師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有利於促進粵澳兩地調解業務的交流,澳門律師未來在內地發展大有可為。

做灣區發展的「排頭兵」

「大灣區這麼多城市,我應該去哪一個城市發展?」「廣州南沙和珠海橫琴,我應該選擇哪一個?」「如果我去內地創業的話,有哪些方面的優惠政策?」

身為澳門青年聯合會副理事長,程嘉雯說:「身邊有不少持觀望態度的澳門青年向我諮詢這些問題,我覺得應該爭當‘排頭兵’,用親身經歷給他們做參考,推動澳門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

程嘉雯每個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內地,她覺得,無論是開車還是搭乘公共交通,到廣州南沙的聯營律所都很方便。她說,有不少澳門青年擔心到內地工作生活不適應,其實,除了交通便捷,網上溝通也容易。若在橫琴創業工作的話,白天在橫琴晚上回澳門很方便。

「我們應該主動去發掘機會。」程嘉雯稱,早在2019年她就到內地尋求發展,主動出擊才能掌握主動權,如果僅僅是觀望的狀態,機會是很難遇到的。同時,她認為,澳門青年也應當不斷地裝備自己,因為內地優秀的青年更多,同台競爭澳門青年未必有優勢。

程嘉雯還強調,目前,除了大灣區,內地不少地方都給澳門青年提供了創業的優惠政策,澳門青年應該主動考察,獲取相關資訊,抓住政策的紅利。

成為兩地交流的「橋樑」

今年暑假期間,程嘉雯以澳門工會聯合總會青年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帶領數十位澳門青年在山東青島開展考察交流活動。

「這次考察隊伍中,有不少澳門的青少年,他們還在上高中,青島的自動化碼頭讓大家印象深刻。」程嘉雯表示,青島的自動化碼頭可以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智能化程度高,讓澳門青年近距離感受到了祖國發展的強大。程嘉雯說,澳門目前也在發展新產業,人工智慧備受關注,澳門青年通過考察,可以為將來大學專業的選擇提供參考。

除了讓更多澳門青年深入瞭解內地,程嘉雯還向內地人介紹澳門的法律及風土人情。去年9月,她獲聘為廣州南沙北達技工學校法治副校長,為該校學生介紹澳門法律。程嘉雯表示,通過介紹澳門的法律體系,讓內地學生進一步瞭解不同法系的特點,對於有興趣的同學也會鼓勵他們將來有機會到澳門讀書生活。

程嘉雯說:「我覺得作為大灣區律師,除了法律服務之外,還應該作為一個溝通的橋樑,發揮更多作用。」(文:莊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