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中國科創未來系列展開幕 向公眾傳播科學家精神
6 個月前
415

【特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及社會文化司指導、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支持、中國科學技術館設計及製作,澳門科學館及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主辦的「星耀中國 科創未來」系列展覽昨開幕,展示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不同領域的科技工作者為實現科技強國偉大事業所作的貢獻、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及其奮鬥故事,向公眾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鼓勵培養動手探索及實踐能力,提升國家認同感及歸屬感。展期至3月2日。

開幕儀式昨日下午三時在科學館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張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局長黃嘉祺,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穆欣欣,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澳門理工大學副校長李雁蓮,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周萬雷教授,澳門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汪琪,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小平,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館長邵漢彬等嘉賓出席主禮。

張斌致辭時表示,是次展覽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科技成就,希望觀眾們既能對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有直觀的認識,也能體會到蘊含其中的精神內核和價值追求。中國科協港澳台辦公室將進一步加強對澳門科技工作者的聯繫服務,為澳門科技工作者融入國家學術科創人才培養體系創造條件,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堅定創新自信,推動全社會廣泛凝聚起支持澳門融入國際發展大局的力量。

科學館館長邵漢彬致辭表示,展覽以我國過去一個世紀的重大科技事件為主軸,這些事件雖然有不同的時代背景,但他們所凝結的精神力量超越了時空的界限,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館方期望透過講述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報國、科技強國偉大事業的奮鬥故事,向澳門民眾弘揚科學家精神,特別是大慶精神及「兩彈一星」精神。

「星耀中國 科創未來」系列展覽設有「共和國血脈」「無聲的驚雷」及「拳拳報國芯」三大展區,透過多媒體互動展品、實物展示及珍貴圖片分別介紹國家在石油及能源勘探、「兩彈一星」研發及研究尖端技術的道路上砥礪奮進的過程與重大成就,展現國家科技現代化的進程。場內還會展示本澳多間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及科研企業的產品,讓訪客瞭解澳門的科創發展。展覽期間亦會推出科普劇場「天地芯——中國科學家們的故事」,讓觀眾透過演員生動活潑的演繹,瞭解「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地質力學奠基人」李四光及「中國半導體之母」謝希德的生平事蹟與卓越成就。

澳門科學館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四及農曆年除夕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