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不可忽視 為兒童及早接種疫苗 安全享受暑期活動
3 年前
615

踏入2022年,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誘發全球新一波疫情。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前已呼籲,即使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株的流行在一些國家降溫,但並不代表疫情將會落幕,並警告在全世界發生的高度傳染可能會導致病毒演化出新的變種病毒株。澳門政府一直強調,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不論是滅活疫苗還是mRNA疫苗,接種三劑對重症和死亡的保護效力都達到近95%的水平。

近日澳門爆發疫情,且社區傳播速度快速,政府強調此次爆發較以往任何一次疫情更為嚴峻,並為所有在澳人士於短時間內完成核酸檢測。

兒童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危一族。在學童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中,澳門當局透過教青發展局,與教育機構及社區組織合作,分別以外展入校專場,輔以在綜藝館舉行多場「學童接種日」等措施,積極鼓勵家長儘快安排子女接種新冠疫苗。

上月底最新抵澳的九千六百劑新型mRNA 兒童疫苗,亦於五月二十四日起為五至十一歲學童提供疫苗注射服務,接種地點包括仁伯爵綜合醫院血液樣本收集室、綜藝館社區疫苗接種站、青洲衛生中心及海洋花園衛生中心等。

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於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型mRNA兒童疫苗適用年齡為五至十一歲、與及第一劑並沒有接種了滅活疫苗的兒童注射。梁亦好進一步說明,接種mRNA兒童疫苗需要注意事項與成人疫苗沒有不同,只是疫苗濃度和注射份量有些差異,兒童疫苗注射零點二毫升,成人則為零點三毫升。兒童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與成人沒有不同,主要是接種位置局部紅腫痛、輕微低燒、頭痛和疲倦,而接種兒童疫苗後出現心肌炎風險會進一步降低。接種第一劑兒童疫苗後要相隔廿八天才可接種第二劑,與其他類型疫苗接種距離同樣要相隔十四天。

另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由於近期接獲較多家長反映,18歲以下的子女因需前往外地升學或其他原因,需儘快接種新冠疫苗第三劑或加強劑,因此政府宣佈在6月20日起,可為年滿12至17歲,並完成新冠疫苗初種系列滿6個月(不少於24周)的子女,預約接種第三劑或加強劑,而暫時可供申請的是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

作為家長,最擔心便是子女在學校及暑期活動期間的感染風險。以黎先生一家為例,由於家中有長幼,因此所有家中之成年人已率先響應政府疫苗注射,並屬首批接種mRNA疫苗的人士。黎先生表示,選擇接種mRNA疫苗,主要是基於便利外遊及疫苗效用的考慮。此外他亦留意到女兒的校園生活與跨境同學有密切接觸,染疫風險相對較高; 再加上日後女兒若到海外升學,一般以mRNA疫苗的認受性較廣,相對地較方便與外國學校銜接,因此他也為八歲的女兒澄澄接種預防效力超過九成的mRNA疫苗。

澄澄現就讀澳門一所傳統學校國際班小四,在課餘興趣班兼修鋼琴和跳舞。如其他澳門學童一般,澄澄因疫情衝擊而影響了正常的校園生活,更中斷了每年暑假閤家歡外遊的計劃。澄澄認為網上授課令同學的關係較為疏離,欠缺互動帶來的學習樂趣,因此她較喜歡回校上課,與同學們共處學習。

每年暑期將至,澄澄都熱切期待澳門特區政府為青少年專門設計的暑期活動,由於內容非常豐富,每年澄澄也會踴躍報名。但礙於疫情關係,政府作出嚴格部署,最近因疫情變化,首階段多項活動被取消。本年度的暑期活動防疫指引,則加強要求所有學員及親子活動的隨行人員,須在首次出席時向導師出示已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滿十四天的健康碼金框證明,或每次出席時出示七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學校在提前休假前,也有透過家長通訊群,提示安排學童儘快接種疫苗。

澄澄經由父母安排,趕及在暑期前帶她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接種了剛抵澳的mRNA兒童疫苗。現在距離接種已逾約三星期,至今澄澄未有出現任何不適或不良反應,在學校提前休假前,可如常上學及參加興趣班。黎先生也隨即為她報名登記了官方暑期活動,現在希望暑期活動能如期恢復,讓澄澄可參加心儀的興趣項目。

澄澄的父母響應政府相關防疫措施,亦鼓勵家長儘快安排子女接種新冠疫苗,為小朋友提供最大健康保障,以安全享受暑期活動。